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一 课程简介 《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》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,主要内容包括“一个基本理论”“五大转变”和“两类热处理”。“基本理论”即金属固态相变基本理论;
一 课程简介
《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》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,主要内容包括“一个基本理论”“五大转变”和“两类热处理”。“基本理论”即金属固态相变基本理论;“五大转变”即钢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奥氏体转变、珠光体转变、贝氏体转变、马氏体转变和钢的回火转变;“两类热处理”即钢的化学热处理和钢的特种热处理。该课程涉及的概念多、理论性强、实践性强、内容有一定的相似度,同学们非常容易将概念混淆。从对毕业学生的调研结果来看,同学们普遍反映的情况是,虽然当时学习非常认真,但是仍然没有建立基本概念与实际微观组织之间的深入联系,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不够深入。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具体合金制定热处理工艺时,往往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,仅能对现有合金制定热处理工艺。当面对新开发的合金时,常常显得力不从心,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。因此,由于该课程具有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,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实验课程紧密相连,通过大量实践建立热处理工艺与合金实际微观组织之间的深入联系,学习难度较大。
二 原有综合实验教学实施方式及存在的问题
《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》课程综合实验是使学生巩固理论知识、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,本专业一直开设有这一课程,之前开设的实验项目主要包括加热温度、保温时间、冷却介质等对亚共析钢、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,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加深认识。在实验课开设过程中,首先由老师回顾基本理论知识,然后介绍实验材料,并引导学生查阅文献,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形成基本认识。在实施过程中,则由老师介绍实验方案及设备。最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,老师则负责安全及纠正误操作。
通过实验,学生们基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,比如能够通过金相观察,将其与试样力学性能联系起来,充分理解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,并通过比较,初步理解成分、工艺、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。从实验设计来看,基本达到了掌握基础知识和锻炼动手能力的效果。但是,从同学们反映来看,大家普遍觉得,是按照实验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,虽提高了动手能力,但感觉参与度不够,只是一个执行者和被动接受,缺乏探索和创新。
三 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
根据存在的问题,为了更好地提高创新能力,我们探索了该课程的改革,基本思路是:老师把握大的方向,确立实验课题,设定材料的技术指标。然后,让学生自由探索,从实验方案的制定、实施,再到结果的评价和方案改进均由学生自己完成。老师仅充当答疑者或顾问的角色,只有当学生的实验方案出现大的偏差时才进行提醒,并与学生进行探讨。由此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具体如下:
(一) 实验课题的确定
首先,为保证选题的新颖性和实用性,我们组织指导老师到附近企业进行调研,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,同时,也根据老师的科研课题,总结出适合本科生探索的小型课题,制定技术指标。然后,将学生分成3-5人一个小组,发放实验材料,并告知学生现有材料的成分及状态,同时分配相应技术指标。学生即根据现有状态查阅文献资料,并制订实验方案,与老师探讨,老师则把握大的方向。
(二) 实施过程
以往课程的实施是以分大组的方式进行,统一由老师安排。本次改革过程中,实验时间由学生自主确定,设备使用方式采用“预约-执行”模式。先由学生自主确定实验内容,自行掌握进度,根据实验需要,确定实验设备及时间,并由小组组长向设备管理老师提出申请,完成预约。在实验室开放时段的安排上,与以往只在上班时间开放实验室不同,在实验课程进行期间,除晚上休息时间外,实验室全天开放。学生可以利用饭后或其他休息时间安排自己的实验,增加了实验的自主性,也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率,较好地协调了热处理耗时长与台套数不足的矛盾。由于热处理实验的特殊性,不同小组可能用到相同的温度,因此,在预约过程中,各组组长均需与其他组长进行沟通,协调时间,不仅解决了问题,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。
另一方面,由于制定了技术指标,同学们有了努力的方向,而且没有了老师的安排,他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,积极思考、查阅文献。同时,他们也切实感觉到,自己的实验是一种研究型实验,与需求紧密相连,是有用的,所以实验过程中,他们能够保持专注,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别人没有做过的,对技术发展有贡献,是有意义的事。
文章来源:《金属热处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rclzzs.cn/qikandaodu/2021/0714/571.html
上一篇:汽车转向节主销热处理工艺探索
下一篇:金属热处理核心课程建设中的五要素探讨